楚秦一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辣文学www.lawenxu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现在是盛夏,天虽放亮,但还未到上朝的时间。张禄也不再休息,少喝了些酒,吃了些果品,换上朝服,上车前往章台宫上朝。

处理完每天的日常工作,散了朝。张禄、王龁和子楚留下来商议军机大事。张禄主动要求内史绾也留下。皮绾略感意外,但也遵命留了下来。秦王在一间偏殿中为这帮重臣准备好果品和清酒,开始讨论机密之事。

张禄取出蒙骜派人送来的文书,道:“上党传书,言河东守稽暗与晋通,将献河东。”他一边说,一边暗地里观察秦王的面色。秦王没有任何意外之色,接过张禄呈上的文书,读了起来:“上党守骜敢言之:臣略少上,探得少上合阳勾联河东及晋上党廉颇,敢言之。”

秦王放下文书,默默地听着张禄介绍自己向上党使者询问得到的详情。知道是在合阳时,查获了河东与上党之间中间人,从他们口中得到这一消息。秦王问道:“骜何以略少上”

张禄道:“上党使言,河东粟秣不继,故略少上以就粮。”

秦王道:“河东初建,寡人募发守之而不得,幸赖应侯以民实之,仓禀皆满。秦与赵决于长平,十万秦军实赖之以存。数年所积,一日朝而尽。后屡战,河东为空。是皆实情。骜军不得食,转略少上,少上何情”

张禄道:“内史久在上党,谙知地理,必知其详。”

内史绾道:“少水,或名洎水,源出霍山,穿太行,过高都,而出野王。径流千里,穿峡过谷,而汇注于河。端氏在其侧也。少水两岸,稍有其田,可以安民。或晋或狄,聚群而居,稍稍成落,或起小城。是为少上诸城。臣守上党也,众不敷用,但收赋税,不行秦法。惟求相安无事而已。上党守骜攻略少上,亦可为功。”

秦王道:“上党守长平,为河东屏障。今河东已失,转略少上,晋得勿乘虚而攻河东乎”

内史绾道:“上党沟壑纵横,河流众多,每出意表。少水南北贯穿,诚要道也。上党众少,不足守长平。据少水而阻晋西去,亦合兵法。”

王龁也赞同内史绾的意见,补充道:“自长平出河东,必过端氏。少水在端氏侧,据而守之,深合兵法。惟其众寡不敌,空有其势,无能为也!”

张禄道:“昔者,左庶长以二万之众,敌长平赵军四十万,虽众寡不敌,而赵军不得一进,遂为所破。今骜亦得卒二万,而上党晋军不过二十万,且怀二心。依臣之见,赵军无能为,而骜必无恙也。”

王龁道:“臣守长平,幸赖河东以为援,深沟高垒,乃得持久。今河东空虚,郡守难料,是以难也。”

秦王道:“稽久随寡人,又有荐应侯之大功。得守河东,三年不计,恩之深也。彼归于晋,复有何利盖风闻耳,未足恃也。”

内史绾道:“稽忠诚于嘉,惟少习军事。可命一善战之士佐之,必无碍也。”

张禄道:“蒙骜,善战者也,宁其归河东乎”

内史绾道:“骜,上党守也。无河东,则无上党;上党失,而河东继之。上党、河东相为表里。上党有骜,可无虑也。而河东必得一能战之才,督军临阵,与士卒共进退,乃和焉!”

王龁道:“五大夫无伤,勇士也。臣攻皮牢,其实狼狈,赖无伤偏师出阏与,下武安,乃得脱困。今在尉府,甚得其力。臣以为,以其为河东尉,必能阵列和睦,得御强敌。”

内史绾道:“上党使公乘缓,熟谙军事,能明大节,使为河东丞,必能使上党、河东合为一体,而无所碍。”

张禄道:“郡丞,多公文往来,公乘缓非所长也。臣府之吏无名,畅晓公文,可以为丞。”

内史绾道:“急则从权。令河东急于晋,当与上党相表里。繁文缛事,非所急也,当以军事为上。公乘缓虽武士,略通于文,往来上党、河东间,必得其用!”

张禄道:“今武有五大夫无伤,勇士也。复得无名以文佐之,加以稽之忠贞,垂拱而治,河东必谐矣!”

秦王道:“寡人亲与无伤、缓及无名语,问其策,以为定也。其于午后陛见之。”众臣应喏。又议定了几件机密事,众臣辞出。

待众臣离开后,秦王问子楚问:“尔以为何计”

子楚问道:“王其信稽乎”

秦王道:“王掌天下之柄,任人惟贤,何信为”

子楚道:“秦迭与赵战,久战力疲。诸侯乘其弊而起,此诚危难之秋也。家贫则思良妻,国难则思良相。王其访诸贤”

秦王很有兴趣地问道:“贤者何人”

子楚道:“客卿泽,久在草莽,多所交游,王其咨之”

秦王道:“汝能用草莽,胜诸公子多矣!”

子楚道:“儿焉得称用草莽。王甫王,即召孟尝,此其善用草莽者也!”

秦王道:“孟尝君,公子也,非草莽也。”

子楚道:“孟尝君固公子,而母甚贱,其父欲弃之,赖其母活。后虽得父意,终戚戚焉。其所交者,皆鸡鸣狗盗之辈,无能立于庙堂者。非草莽而何王乃命泾阳君为质,而以孟尝为相。真善用草莽者也!”

秦王道:“非所言也。彼时内乱未息,而外患不止。固以泾阳易孟尝者,外欲交于齐,而内绝祸也。”

子楚见秦王提起旧事,有意投其所好,问道:“儿少闻其事,王其语之!”

秦王微闭双目,似乎平静了一下心情,缓缓道:“先王兄之逝也,吾质于燕,群臣在周,后,诸夫人、公子在秦。是时也,公子壮最长,守关中;严君疾最贤,掌洛阳群臣。汝祖在外,既幼而贱,为王,非所望也。”

子楚见秦王语气沉缓,似有无限心思,遂酙了一爵清酒,奉于秦王。秦王睁开眼,接过爵,示意子楚坐下,略饮一口,道:“吾与子少言往昔,今日猝言,实有感焉!”又平息了一下心情,道:“迎吾入秦者,乃在赵王!”

子楚道:“武王迎王入秦,世所皆知也。曾不意秦与赵战,两败皆伤。”

秦王道:“国之交,非如人之私也,常不如意,又何怪哉!穰侯,楚人也,而自亡楚,虽非所愿,终无所辞!”

子楚应了声“喏”,听秦王继续往下说。秦王道:“赵王遣密使,飞驰入燕。吾尽弃其众,得燕赵之送,单身入周。严君疾在周,率群臣奉吾于军中即王位,遣使归告咸阳。而公子壮不欲,必得后令而后可。彼时,群臣在周,秦闭关,皆不得归,而诸侯环伺。方是时也,存亡系于一线,实可虞也。严君疾,父王之弟,又最贤,宗室附焉。乃奉八子为太后,以公子壮为庶长,命穰侯领军奉迎,经年乃得归也!”

似乎是想起了当年那些严酷的情境,秦王又有起激动,不得不停下来,静一静心,缓一缓道:“时秦臣在外者皆欲归,在内者不欲迎。虽立母为太后,而惠文后、武王后皆存,曾不得意。幸有穰侯镇于营中,惠文后无王虎符,兵不得发;而吾虎符一入,穰侯从之。故得拜宗庙,就王位。——彼犹不服,欲叛者数矣,遂斩之!此内有严君、穰侯之力,外有赵王、燕后之援也。思之令人心惊!”

又缓了一缓,睁眼道:“此非家语之时也。汝谓稽之忠否”

子楚没想到秦王把自己问的问题又给抛回来,只得硬着头皮回答道:“稽久在侍中,长随王侧,其必忠于王也!”

秦王道:“妄托忠臣,非君道也。明于赏罚,加以恩威,乃其道也。欲叛而不得,必忠也。今若令稽欲叛而不得,奈何”

子楚道:“内史所言,乃其计也。”

秦王道:“善!然河东丞必公乘缓乎必无名乎”

子楚一时语塞,难以应答,只得道:“此非儿所能知也。"

秦王道:”应侯、尉、内史各荐一人,而所用者不过二人,当何择“

子楚道:”若以荐者观之,当用无名及无伤。“

秦王道:”应侯位极人臣,荐而不用,未为恨也。内史久在上党,所荐必称……“

子楚连忙道:”儿无知,当用无伤及缓。“

秦王道:”王稽与应侯善,应侯荐无名,必有所托;若用缓,应侯无所用其智也!“

子楚憋得满脸通红,不能言语。此时,谒者来报:”五大夫无伤奉召陛见!“

秦王对子楚道:”且观无伤之见!汝父久疾,今愈笃,汝当早继父志,匡正天下!“子楚喏喏连声。祖孙俩更了衣,往章台宫大殿而来。

五大夫是大夫中最高的爵位,再往上就是庶长,相当于九卿了。平时上朝,五大夫有资格立在大殿之内。现在,五大夫无伤也按品级立在大殿之侧,等待秦王召见。

王龁在传达秦王的召见令时,已经向无伤透露了召见的缘由:准备让他出任河东尉。由于河东守王稽不知兵,一旦联军进攻河东,无伤就是河东最高军事长官,可以统领河东十余万户!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女装为王

女装为王

墨丑
一个女装大佬的变强之路,只有女装才能够变强!!!
军史 连载 0万字
四合院:抗日闯京

四合院:抗日闯京

鲁一二
2024年7月,燕京大学毕业的李耀祖在回山里老家的路上发现自家祖墓周围有亮光闪烁,刚想电话报警呢!结果就被放风的给发现了。然后眼睛一黑就失去了直觉。等再次清醒过来的时候,四周一片黑暗,充满了泥土的气息,就在他被一刀捅死的时候,突然一道红光闪过,他穿越了,附身在了同族身上。但是悲催的是他是一个被抛弃的二代,没办法谁叫前身的爸爸是个无情种呢!现代版的渣男陈世美,革命胜利了,他爸嫌弃糟糠之妻上不了台面了
军史 连载 48万字
胖帝妖娆之微臣想升官

胖帝妖娆之微臣想升官

落池殇殇
我姓袁,名妖娆,是袁国当今的皇帝。听传,我是一个长相比无盐还丑上三分、体型比肥猪还胖上九分的丑帝,因而每每我与小祥子在民间微服私访听到这些流传在茶坊酒间的民言..
军史 连载 2万字
开局拜师镜流,但是丰饶令使

开局拜师镜流,但是丰饶令使

雨生凯
星历7331年,仙舟巡猎星海,与丰饶民大小战事无数。裴黎意外到来,转生为身份神秘的幼童。获得令使级别丰饶赐福,不死之身,珠露核弹。获得剑胎武骨,修为一日千里,剑道通神!获得欢愉星神注视,寰宇万星,无处不可去!从此踏上最强之路无尽行寿,神级躯骸,肉身渡星海!剑心通透,无罅飞光,须臾生灭!丰饶民来犯?打回去!军团诞生?灭了吧。虫潮?开启洗猎纪!且看裴黎傲立仙舟,观星轨航路,镇八方妖邪!
军史 连载 43万字
重生炮灰军嫂逆袭记

重生炮灰军嫂逆袭记

柒月星火
一朝穿越,包小柒魂归七零末成了包小七,安分守己大龄女异类(姑且算)变身成人见人嫌的包不理,这包不理不单缺心眼还贼胆包天,竟将某位黑脸绿军装给睡了!!包小柒:..
军史 完结 140万字
隐婚前妻不准改嫁

隐婚前妻不准改嫁

玫瑰小宝
他大她七岁,曾懵懂见证过她的出生。在她走投无路之际,他强势介入她的人生:和我结婚,将孩子平安生下,你现在所面临的一切困境,由我解决!结婚四年,她一直以为他..
军史 连载 58万字